最近有很多人问螺杆并联机组压力平衡这个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番,这个名字可能是来自“电学”的并联电路。在我们的专业里凡是遇到管网的时候,分析问题都要用到这个原理。
不管你画成单线图还是双线图都一样。对于双线图在一个回路(构成一个闭合环形)里任找两个节点,两个节点把环路分成两个部分,暂叫左半边和有半边。那么这两个节点间的压差只有一个,无论你延左半边计算管路的压降,还是延右半边计算压降,都应该是一样的。对于单线图任一个节点的压降(实际上是指该节点的供回水压降)只能有一个,与该节点相连的支路都是并联的支路。这些并联的支路的压降必然相等。
“并联环路节点平衡原理”指的是管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流动阻力指的是实际的阻力,而非你的设计计算值。这时很多人容易闹混淆的地方,就是把设计计算值和实际的流动阻力混为一谈。这个原理在设计中的应用就是告诉我们:当你已计算出某一节点的压降后,也就是先计算了该节点的一条支路的流动阻力,那么与该节点相并联的其它支路的流动阻力就应该和它相等,这时我们就可用这个已知的压降和要计算的支路管段的流量计算出要配多大的管径。
这就是常说的水力平衡计算。但是由于管径的大小是不连续的,常常选不到满足阻力平衡计算的管径,一般就要取大一号的,有时受到流速的限制还要取得更大,这就是计算上的不平衡。到实际运行时就会在与你的计算流量不同的流量分配下达到平衡,这就是水力失调。这时要想达到按照设计流量平衡就只有借助调节阀了。我想只要理解了“并联环路节点平衡原理”,书中的例题就不难看懂了。不知问题说清了没有?
也有另外的说法:在管网中,对于任一节点都满足:(1)流量的平衡:节点的各支路流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流入的流量和流出的流量相等。(2)压降的平衡:该节点所在的任一闭合环路上所有管段的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如果把顺时针的流向的管段的压降定为正,逆时针的流向的管段的压降定为负)。应该说这个原理是建立在真实的运行工况下的。
在设计时只是借助这个原理来做水利平衡计算。P162的例题是一个水利平衡计算的例子,应该说在理论上“管段CD的流动阻力等于管段CF的流动阻力”而“表9-3所列,CD段的管道压力损失为14627,CF段的管道压力损失为14021”则是我们计算的结果,产生的原因是管段的管径是不连续的,在设计流量下两者就会有差距。这个设计流量只是我们假定的,在实际运行中,“管段CD的流动阻力肯定等于管段CF的流动阻力”但两个管段的流量则与设计流量不同了。现在有不少设计人员在计算管路、选管径时,不做水利平衡计算,而是按照流速选管径,总想着在运行时用阀门去调,须知这是很难实现的,很多管网运行多年,反复调整,仍难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以上信息是螺杆并联机组压力平衡计算具体方法,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可以电话联系我们,我们一定为你详细解答。